
关于犊牛饲养管理的最新建议

每个农场都有非常具体的饲养管理制度,各阶段的持续时间和饲喂量取决于牧场养殖规模、设备、畜舍条件、劳动力以及牧场管理人员的偏好。然而,在过去的几年里,我们看到了一种趋势,即:饲养周期更长,饲喂量也更大。由此带来的好处是日增重增加且犊牛更有活力,但也同时伴随着更高的劳动力和管理成本,更不用说更高的饲料成本了。
液体饲料的质量和数量对生产性能至关重要
犊牛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和蛋白质的供应,也因此说犊牛所摄入液体饲料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,有助于在出生后前几周内充分发挥其较高的生长潜力。在过去的几年里,研究表明,在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周内,如通过自由采食方式饲养,养分饲喂量超过计算需要量,会导致犊牛日增重更高,免疫系统更稳定,并有助于提高第一个泌乳期的生产性能。
这种效应被称为代谢编程。即使在生命最初的2~3周,大量的液体饲料——即每头犊牛每天8 L全脂牛奶或1 kg代乳粉——会促进生长并降低对感染的易感性。要达到如此高的液体饲料饲喂量,关键是要使用高品质的代乳粉,其养分尤其是蛋白质的来源,必须易于消化,否则会引起消化系统紊乱。因此,牛奶成分的总体比例即脱脂奶粉和乳清粉的总和必须至少达到70%。
液体饲料饲喂时间有什么影响?
大量研究表明,将液体饲料的饲喂时间延长至12周不仅可以增加体增重,而且可以显著降低断奶后的生长下降。当犊牛在断奶时没有摄入足够的补充饲料来满足日常营养需求时,就会出现这种情况。当然,犊牛断奶日龄越大,补充饲料的摄入量就越高。增加每天液体饲料供给量虽然成本较高,但也很容易改变,与之相反,延长液体饲料饲喂时间往往难以实现。例如,如果您要将液体饲料饲喂时间从8周延长至12周,即延长了4周,则需要增加50%的犊牛舍容量,并提供相应的饲喂器,这意味着更多的工作,甚至是重大的结构改变和支出。因此,这需要准确地评估利弊,其中确保犊牛需求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优先考虑的。
在研究中犊牛生长没有下降
在湖森堡实验农场的一个项目中,比较了两种犊牛饲养方式,以确定在实际生产中不同液体饲料饲喂时间的影响。对照组采用了湖森堡试验农场的标准液体饲料饲喂方案,该方案液体饲料饲喂总持续时间为8周,前3周为自由采食方式;之后,犊牛最初每天9升KALBI MILCH TOP液体饲料,浓度为每升水加入140克KALBI MILCH TOP,然后每天8升,再之后每天7升,浓度相同,直到第6周;最后在第7和8周进入断奶阶段,第8周结束完成断奶(见图1)。
试验组提供液体饲料的时间更长至12周,自由采食阶段延长至4周;然后,犊牛5~8周,每天9升的KALBI MILCH TOP液体饲料,相当于每天1.26 kg的KALBI MILCH TOP;最后是4周的断奶期(见图2)。
在对照组中,KALBI MILCH TOP的总用量为每头犊牛52~57 kg,而在试验组中,KALBI MILCH TOP的总用量约为每头犊牛81~88 kg,较对照组高出50%左右;也正如预期所料,试验组中显著较高的液体饲料饲喂量显著提高了犊牛日增重。
无论是8周还是12周的液体饲料饲喂时间,两组的日增重相似,约为800 g/d;液体饲料饲喂强度越大的犊牛,断奶后的生长表现越好(见图3)。实际上,液体饲料饲喂12周后,犊牛的生长并没有任何下降。
湖森堡试验农场的试验
尽管12周的液体饲料饲养期间产生了积极的效果,湖森堡实验农场的总经理Götz Resenhoeft还是决定不采用这种饲养方式。相反,他选择了一个可以很容易在这个农场实施的折衷方案(见图4)。Resenhoeft说:“就犊牛舍容量而言,将液体饲料饲养时间延长到12周是可行的,但因为我们没有自动饲喂系统,12周的液体饲料饲喂将意味着更多的工作和明显更高的代乳粉成本,所以我们决定折衷在10周,保留开始时4周的自由采食阶段,从长远来看,这将提高我们牧场青年牛的生产性能。”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