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优质青贮管理建议——玉米青贮

玉米的最佳收获时间为淀粉在籽粒内沉积完成时,全株干物质(DM)含量应在29% ~ 34%之间,籽粒中干物质含量应在56% ~ 60%之间。生长度日模型为预测玉米作物成熟期提供了一种较好的方法,利用品种、播期、土壤类型、土壤有效水分和气象数据(如温度、降雨量和总辐射)等一系列因素预测成熟度,在预测中考虑了特定玉米品种的成熟方式,相关数据可查阅网站——www.maisprog.de。
留茬高度
干净卫生青贮的最佳留茬高度为30厘米,这可能对玉米青贮中的酵母和霉菌含量产生重大影响,在玉米茎杆的下部可以发现大量的酵母、霉菌等发酵有害菌。此外,茎秆下部粗纤维和灰分含量增加,而能量含量下降(见图1)。
铡切长度
最佳铡切长度为6~8 mm,这有助于确保良好的压实,提高青贮窖空间的利用率,降低损耗。原理:青贮原料干物质越高,铡切长度越短。
选择正确的青贮添加剂
保时青青贮添加剂可以用于一系列不同作物类别,加上青贮的基本原理,以促进发酵过程(见图2)。如何选择正确的添加剂取决于牧场的具体需求。
压实与覆盖
氧气的进入会引起二次发酵,造成能量和干物质的损失。青贮压实越好,开窖后取料面进入的空气和氧气就越少。在每小时20t 干物质或更高的供料速率下(例如30% 干物质的青贮原料66t),即使连续压窖,也无法使一辆压窖车实现良好压实。温馨提示:青贮量大、青贮窖小时,最好使用几辆压窖车在两个青贮窖并联工作。一旦压窖完成,必须及时覆盖青贮窖,形成隔绝氧气的屏障,不透气的青贮膜和保护性青贮网都有助于防止破坏,青贮沙袋起到配重和气密屏障的作用,当有窖墙时应使用墙膜。
温馨提示:有关青贮膜,除了需要考虑其强度外,气密性、拉伸度以及遮光性、抗紫外线和耐酸性也是重要的质量特征。
青贮窖面
为避免二次发酵,青贮窖取料面每周至少应推进2米,应尽量使用取料机,使青贮窖的取料面保持光滑,几乎不受干扰,以便尽可能少的氧气穿透青贮窖,并防止二次发酵。


